10月27日,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则人事公告,悄然登上了白酒圈与财经资讯的“关注榜”——公司董事长张德芹因工作调整,正式向董事会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。
根据公告内容,张德芹的辞职申请于报告送达董事会当日(10月27日)生效,他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、董事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相应职务。对于这位在任期间伴随茅台走过多个关键发展阶段的管理者,董事会用“忠实履职、务实敬业、辛勤付出”十二个字概括了其工作表现,并明确提及他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”,同时向其致以衷心感谢。
消息一出,社交平台上很快出现了关于这次变动的讨论。有网友好奇“工作调整”背后的具体原因,也有长期关注茅台的用户留言:“这几年茅台的稳增长有目共睹,张德芹的离开会不会影响接下来的战略?”不过也有理性声音提醒:“大企业的人事调整多是组织规划的一部分,只要核心体系在,过渡应该会很平稳。”
作为白酒行业的“标杆企业”,贵州茅台的每一步动作都难免被放大解读,但从公告的措辞里,不难读出“平稳”二字——没有模糊的表述,没有拖沓的流程,反而用直白的感谢传递出“有序交接”的信号。
公司尚未公布新任董事长的人选,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比起“谁来掌舵”,更在意的是那瓶印着“飞天”标志的白酒能不能保持熟悉的口感。“我爸喝了二十年茅台,只要味道不变,谁当董事长对我们来说没差别。”一位重庆网友的留言,说出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声。
其实说到底,企业的生命力从来不是依附于某一个人。就像有网友总结的:“茅台的根是千年的工艺,是消费者的信任,是‘国酒’二字背后的沉淀。不管谁当董事长,把这些守住了,就不会走偏。”或许,这才是看待这次人事变动最清醒的角度——毕竟,比起“换帅”本身,更重要的是这家企业能不能始终保持“不变”的初心。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