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氏

拼音:jīng

浏览量:764

更新时间:2025-09-16

荆姓分布地区

广陵郡:即江都郡。原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广陵邑。秦朝时期置为广陵县,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。西汉朝元狩三年(辛酉,公元前120年)改江都国置广陵国,东汉建武中期改郡,治所在广陵(今江苏扬州),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、仪征、高邮、宝应、金湖等地。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(今江苏江都),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、泗阳县、宝应县、灌南县以南、串场河以西、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。隋朝时期改为江阳,治所在今扬州。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。北宋朝熙宁五年(壬子,公元1072年),广陵并入江都。

荆姓历史来源

荆(Jīng )姓源出

1.源于芈姓,出自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的封地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2.源于芈姓,出自为居于秦国的楚氏避秦庄襄王嬴楚之讳所改,属于以国名为氏,或避讳改姓为氏。3.源于姜姓,出自战国末期齐国庆氏,属于因故改姓为氏。

得姓始祖

熊绎。根据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国为氏》上记载,楚国的旧国号是荆,荆姓是未改号为楚之前的姓氏,又说周代楚国的别称为荆,国民以国为氏。西周初年,楚国的先君熊绎被封在荆,国号为荆,直到春秋初期才改为楚国,荆国的子孙以国为姓,称为荆氏。荆陵是楚国的别号,春秋时代的楚国在尚未崛起诸侯以前,号称荆。荆楚二字往往被连在一起使用,就是指春秋时期的楚国。故荆氏后人奉熊绎为荆姓的得姓始祖。

迁徙分布

荆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八十七位,人口约二十八万三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017%左右。当代荆姓的人口大约有23万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019%,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六:十六位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,荆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。在全国的分布目前:主要集中于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南、黑龙江,这四省区大约占荆姓总人口的64%。其次分布于:河北、吉林、山东、陕西、辽宁、江苏等地。荆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:在黑龙江、内蒙古东北、吉林大部、河北:西南、山西南部、陕西中部和东南、河南西部、湖北西北、重庆北端,荆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.1%以上,最高可达1.7%以上,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.2%,居住了大约47%的荆姓人群。在内蒙古中部、宁夏大部、甘肃东南、陕西北部和西南、晋冀鲁辽大部、吉林南端、河南北部和东部、江苏西北、安徽北部、鄂渝中部、湖南北段、四川东北,荆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.05%--0.1%之间,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.4%居住了大约36%的荆姓人群。

今黑龙江省的兰西县、齐齐哈尔市、五大连池市、哈尔滨市,河南省的洛阳小浪底市、巩义市、郑州市、延津市、焦作市武陟县、新乡县、开封市、南阳市、漯河市舞阳区、平顶山市,山东省的莒县、龙口市、聊城市莘县、淄博市桓台县、蓬莱市、临沂市、枣庄市、莱阳市、潍坊市高密、东营县、菏泽市、金乡县、临清县、聊城市、威海市石岛、日照市岚山区,吉林省的长春、延边地区、白城市,河北省的沧州市、泊头市、黄骅市,山西省的阳泉市、平陆县、临猗县、永济市、太原市、石鹿县、朔州市,陕西省的安康县、杨凌县、洛川县,辽宁省的沈阳市、抚顺市、丹东市、鞍山市,江苏省的徐州市、镇江市、沛县,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,重庆市的合川县,湖南省的辰溪县,湖北省的麻城市,安徽省的涡阳县,内蒙古自治区,上海市,北京市,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,均有荆氏族人分布。

堂号

广陵堂:以望立堂,亦称江都堂。

邠庆堂:宋朝的将领荆嗣,累立战功。宋太宗攻太原及幽州,他皆率先陷阵,拜都指挥使。宋真宗时,为邠庆、环庆副部署,嗣起行伍。他一生经一百五十余战,未尝败北。

此外,荆姓的主要堂号还有:“受祉堂”、“临保堂”、“笃庆堂”、“保庆堂”、“留余堂”、“垂裕堂”、“留青堂”、“裕后堂”、“永恩堂”、“启佑堂”、“宝善祠”、“广宗堂”、“培源堂”、“昌后堂”等;分堂“谷贻堂”、“留青堂”等。

荆姓家族名人

荆轲:(?~公元前227年),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。

荆浩:五代后梁画家,沁水(今属山西省)人。他擅画山水,常常携带笔墨摹写山中古松,画云中山顶时,能画出四面峻厚的气势。著有《笔法记》,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。

荆嗣:宋代名将,累立战功。历官天武军校、田重进部将,太宗时攻太原及幽州,他皆率先陷阵,拜都指挥使。真宗时,为邠庆、环庆副部署,嗣起行伍,一生经150余战,未尝败北。

  •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:传承诚信之道
   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:传承诚信之道

    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弟子规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智慧的光芒。“信”这一准则,更是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路。“信”,即诚信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

    112 人浏览
  • 年轻人应该学的国学经典有,什么叫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
    年轻人应该学的国学经典有,什么叫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

   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年轻人似乎越来越远离了国学经典。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,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什么叫国学?国学都包括

    113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论语内容,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
    国学经典论语内容,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

    《诵读国学经典,品味智慧人生》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,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永恒的光芒。而《论语》,作为国学经典的瑰宝,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、简洁的语言,成为了后世

    138 人浏览
  • 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APP
    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APP

    《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 APP》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,经典国学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熠熠生辉。当年,它怀揣着“觅封侯”的豪情壮志,踏上了

    190 人浏览
  • 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门
    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门

    《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从何处入门》国学,那是一片浩瀚的知识海洋,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。而国学经典语录,则像是海洋中的璀璨明珠,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要想

    106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仿写,国学精粹句子摘抄
    国学经典仿写,国学精粹句子摘抄

    《国学经典仿写:传承文化,滋养心灵》国学,犹如一座璀璨的宝库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精神力量。它像那古老的星辰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。从古至今,国学经

    82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规律篇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
    国学经典规律篇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

    《国学经典规律篇: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》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庄子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。“物有本末”,这一古老的规律在《庄子》的篇章中得以深刻体

    146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早春:春季诗句古诗大全
    国学经典早春:春季诗句古诗大全

    早春,那是四季轮回中最具诗意的时节,仿佛大自然在一夜之间被唤醒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而国学经典中的春季诗句,更是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点缀着这个美好的季节。“天街小雨润如

    228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与唐诗所见的诗词魅力
    国学经典与唐诗所见的诗词魅力

   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,国学经典与唐诗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国学经典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,而唐诗则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情感,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。国学

    230 人浏览
  • 狼道国学经典:智慧与力量的交融
    狼道国学经典:智慧与力量的交融

    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,狼道国学经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狼道书籍,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实用的智慧,成为了人们追求成长与成功的重要指南。狼,作为自然界中极具智慧和

    208 人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