郦氏

拼音:lì

浏览量:720

更新时间:2025-09-16

郦姓分布地区

郡望郦姓望族居新蔡(今河南省固始县东)。新蔡郡:晋惠帝将汝阴郡分出新蔡郡。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。

郦姓历史来源

「郦」源出

郦(Lì郦)姓源出有二:1、郦姓出自轩辕氏,是黄帝的后裔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夏朝建立后,夏王禹追封先代遗民,封黄帝后人于郦邑(今河南省内乡东北),建立郦国。郦后来灭国,其君主族人,以原国名命姓,称为郦姓。是今天郦姓的最早起源。2、郦与丽、骊三字相通,骊山氏之后亦有改为郦氏者。

郦姓始祖

郦商。郦姓是个古老的家族,是黄帝的后裔。距今4000多年以前,夏禹封黄帝的一支后裔于“郦”,他们以后就“以地为氏”,称为郦氏。郦氏是古老的姓氏,他们的发祥地是中原地区。“郦”指的就是现在河南省内乡县东北。根据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郦姓是黄帝之后,子孙食采于郦,因地为氏。史记上的郦商,是高阳人。郦氏家族,不但是黄帝的子孙,而且是一个古老的家族。望族居于新蔡郡,即现在的河南固始县东。故郦氏后人奉郦商为郦姓的始祖。

迁徙分布

郦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大禹建立了夏朝以后,敬重上古世代的伟人黄帝,就将黄帝的后人封在郦这个地方(今河南省内乡县东北),让他们建立了郦国。郦国王族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作为姓氏,世代相传,称为郦氏,是今天郦姓的最早起源。楚汉争霸之际,有郦食其,陈留(河南开封东南)人,本为里监门吏。因献计克陈留著功,被封为广野君。食其常为说客,出使于诸侯之间。后说齐,凭舌下齐七十二城,及韩信袭齐,齐以食其卖己,遂烹之。后魏人郦道元,喜文好学,历览奇书,撰《水经注》四十卷。《本志》十三篇,又为《七聘》及诸文,皆行于世。古人称其两人为:“学擅纵横,集成水注”北宋末年,郦洪,字正大,任殿前都领,其子郦伦,字天叙,时任绍兴郡守,惊闻老父身殉国难,便将家眷安顿在浙江诸暨县太平村,自己带子德一和德二,千里追寻老父尸骸到丹阳,其间因悲忧致疾,身亡于丹阳古宁寺。德一、德二兄弟俩将祖父和父亲葬于运河南边的马庄村。之后,郦洪被诰赠为龙虎上辅军护国将军,并尊奉为丹阳郦氏的始祖。德一、德二为守祖墓,祭先灵,便定居在陵口基庄。从此,郦氏在丹阳繁衍生息,人丁兴旺。郦洪之11世孙郦镐生濂、湘、溪三子,子孙世居陵口东蔡村。明末,郦洪之14代传人嘉麟、嘉凤(东蔡分)昆仲俩在大运河边的永济庵摆摊谋生。时值严冬,滴水成冰,河面封冻,船只受阻,忽见一书生衣单食乏,受困于此。问后方知他也姓郦,浙江诸暨人。兄弟俩念其同族一脉,便邀至家中款待数日,临别时又以川资相助。时隔三年后,兄弟俩妻亡子幼,生计日窘,曾一度随同书生到浙江谋生,并在诸暨娶妻生子,再成家业,历时达10余年之久。后又返丹阳,择大英山彭家村定居,嘉麟之长子郦嗣方坚守旧庐,次子郦嗣椿徙居云阳,三子郦嗣祐徙居王德庄,郦嘉凤之子嗣正落户柳茹。至民国十六年(1927年)最后一次宗谱载,丹阳郦氏已历27世。至今,陵口的赵巷、邵巷郦姓为多。此外尚有荆林的郦巷,胡桥的大英山、行宫的旧县、延陵的柳茹、云阳镇的宝塔湾郦家等地居住着众多郦氏宗人(余略)。

堂号

广野堂:西汉郦食其,落魄时为里门监,为汉高祖定计下陈留,又下齐70余城,封广野君。此外,郦姓的主要堂号还有:“注经堂”、“永思堂”等。

【郦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
〖郦姓宗祠四言通用联〗

望出新蔡;源自郦国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郦姓的源流和郡望。(见上题头《一、姓氏源流》和《四、郡望堂号》介绍)

著水经注;封广野君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、散文家郦道元,字善长,范阳涿县人。曾官御史中尉,执法严峻,官至关右大使。好学而博览,文笔深峭,到各地“访渎搜渠”,留心考察水道变迁和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,著《水经注》四十卷,是公元六世纪前我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巨著,文笔绚丽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。下联典指秦汉之际陈留高阳人郦食其(Yìjī音义基),家贫而好读书,初为里监门吏。秦末农民战争中归附刘邦,献计攻克陈留,封为广野君。楚汉战争时,说服齐王田广归汉,韩信率军袭击齐国,田广以为是他出卖了自己,便把他烹死。

计绐产禄;威振山蛮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·郦寄,与吕禄友善,高后崩,大臣欲诛诸吕。太尉周勃劫郦寄父,令郦寄绐吕禄、吕产与出游,周勃乃得入据北军。下联典指后魏·郦道,太和中由尚书主客郎累迁东荆州刺史,威猛为治,蛮民诣阙讼其刻峻,坐免官。

集成水注;学擅纵横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后魏·郦道元,好学,历览奇书,撰《水经注》40卷、《本志》13篇,又为《七聘》及诸文,皆行于世。下联典指汉·郦食其,好读书,为刘邦定计下陈留。郦食基常为说客,使诸侯,后说齐,凭轼下齐70余城,及韩信袭齐,齐以郦食其卖己,遂被烹之。

清简为治;懿行可风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后魏·郦道约,字善礼,任鲁阳太守,政简刑清,民以安居。下联典指郦氏女郦仲隐为宋氏妇,姻族皆称其妇德。

著水经注;封曲周侯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后魏·郦道元撰《水经注》40卷。下联典指汉·郦商以功封曲周侯。

〖郦姓宗祠六言通用联〗

北魏关右大使;东汉音律专家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,历官安南尹、河南将军、关右大使等。下联典指东汉学者郦炎,范阳人。字文胜,有文才,精音律。性至孝,灵帝时州郡辟命皆不就。

〖郦姓宗祠七言通用联〗

善礼以清俭为治;仲隐则懿行可风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后魏·郦道约,字善礼,任鲁阳太守,政简刑清,民以安居。下联典指郦氏女郦仲隐为宋氏妇,姻族皆称其妇德。

〖郦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〗

服儒者衣冠,洵是汉家三俊;兴鲁阳学校,尝注水经一书。——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代谋士郦食其事典。下联典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,字善长,涿县人。汉代人桑钦著《水经注》,记中国河流水道137条,郦道元作注,增至1250余条,增加十倍于原书。成为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之一。

  •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:传承诚信之道
   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:传承诚信之道

    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弟子规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智慧的光芒。“信”这一准则,更是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路。“信”,即诚信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

    112 人浏览
  • 年轻人应该学的国学经典有,什么叫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
    年轻人应该学的国学经典有,什么叫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

   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年轻人似乎越来越远离了国学经典。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,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什么叫国学?国学都包括

    113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论语内容,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
    国学经典论语内容,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

    《诵读国学经典,品味智慧人生》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,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永恒的光芒。而《论语》,作为国学经典的瑰宝,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、简洁的语言,成为了后世

    138 人浏览
  • 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APP
    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APP

    《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 APP》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,经典国学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熠熠生辉。当年,它怀揣着“觅封侯”的豪情壮志,踏上了

    190 人浏览
  • 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门
    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门

    《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从何处入门》国学,那是一片浩瀚的知识海洋,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。而国学经典语录,则像是海洋中的璀璨明珠,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要想

    106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仿写,国学精粹句子摘抄
    国学经典仿写,国学精粹句子摘抄

    《国学经典仿写:传承文化,滋养心灵》国学,犹如一座璀璨的宝库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精神力量。它像那古老的星辰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。从古至今,国学经

    82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规律篇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
    国学经典规律篇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

    《国学经典规律篇: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》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庄子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。“物有本末”,这一古老的规律在《庄子》的篇章中得以深刻体

    146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早春:春季诗句古诗大全
    国学经典早春:春季诗句古诗大全

    早春,那是四季轮回中最具诗意的时节,仿佛大自然在一夜之间被唤醒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而国学经典中的春季诗句,更是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点缀着这个美好的季节。“天街小雨润如

    228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与唐诗所见的诗词魅力
    国学经典与唐诗所见的诗词魅力

   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,国学经典与唐诗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国学经典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,而唐诗则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情感,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。国学

    230 人浏览
  • 狼道国学经典:智慧与力量的交融
    狼道国学经典:智慧与力量的交融

    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,狼道国学经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狼道书籍,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实用的智慧,成为了人们追求成长与成功的重要指南。狼,作为自然界中极具智慧和

    208 人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