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氏

拼音:bó

浏览量:771

更新时间:2025-09-16

薄姓分布地区

雁门郡:战国时,赵武灵王置雁门郡,秦、汉沿之。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。

谯郡: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,设置谯郡,治所在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)。相当于现在安徽、河南二省之间地区。

薄姓历史来源

薄(Bó)姓源出

1、出自姜姓,以国名为氏。据《潜夫论》上说,薄姓是姜姓的后代,上古时有薄国(在山东省曹县东南,又称毫),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,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薄姓。2、出自子姓,以邑名为氏。据《左传·杜预注》载,春秋时期,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(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),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,称薄姓。3、源于子姓,出自商汤后裔的封国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4、源于鲜卑族,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乌桓部薄奚氏部落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5、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6、历史上羌族的姓氏中也有薄姓。7、出自其他姓氏所改:① 据《万姓统谱》记载,薄姓是商朝诸侯薄姑的后代,后简化为单姓薄。② 据《魏书》载,南北朝时,北魏鲁卑族代北地区有复姓薄奚氏,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。

得姓始祖

商汤、薄公。薄氏的始祖是春秋时代宋国的大夫,据学者考证是商汤的后代,《万姓统谱》记载,薄氏为商汤的后裔。古代的薄又叫薄城,就在今天的山东省曹县东南一带,又称亳,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。望族居于雁门郡,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代县西北。故薄氏后人尊商汤为薄姓的得姓始祖。

迁徙分布

薄氏源出多头,先秦时其已在今河南商丘与淇县(卫之国都)一带分布。古代学者考证,薄与亳同,俱为地名,亳位于距商丘百余里的亳州,先秦时,薄即包括此相邻的两地,这样来说,亳亦可视为薄氏之发祥地。亳于东汉时为谯郡之治所,所以,谯郡成为薄氏之第一大郡望。

战国中后期,宋国与卫国俱被灭国,薄氏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徙居今江浙间地,汉初高祖刘邦之妻薄姬即为今江苏苏州人,其父于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私通而生下薄姬,薄姬后被文帝尊为皇太后,其弟薄昭也因迎立文帝有功而封为轵侯,其子薄戎奴、孙薄梁均世袭,这可以说是薄氏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。汉、魏时期,一支薄氏徙居于今山西北中部一带,后与北魏薄奚氏改来的薄氏相融合,逐渐昌盛为该郡之大族,此地古属雁门郡,是故后世薄氏有以雁门为其郡望堂号的。南北朝至隋、唐时期,薄氏除繁盛于谯郡与雁门郡外,还播迁到了北方之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省份。宋、元时期,薄氏在西北之甘肃、宁夏、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等地均有分布。明朝初期,山西薄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南、山东等地。明朝中叶以后,薄氏于西南之云南、贵州、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所见。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,渐有山东等地之薄氏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。清咸丰六年以后,亦有山西北中部之薄氏走西口,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。

二十世纪中期,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薄氏人口,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。如今,薄氏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山东等地为多。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

堂号

格物堂:“格”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。源自明朝薄钰发明了炮、千里镜、小车、火铳、地雷、弓弩等,著有《格物测地论》。后代以他的书名前二字作为堂号。[2]

字辈排行

天津宁河薄氏一支字辈:“洪连(桂)克立”。

天津宁河薄氏一支字辈:“达(陡)于文进仲自红(洪)福会殿连克(玉)立明俊德”。

天津武清薄氏字辈:“永云玉文海”。

山东东营薄氏字辈:“登泽传其(琪)纯尊祖幼山石久向”。

山东邹城薄氏字辈:“孜春维兆长发其祥克开士业继福允善忠孝”。

江苏东海薄氏字辈:“用正其祥维康剑荣华”。

河南巩义薄氏字辈:“宝芝兰广玉”。

山西应县薄氏字辈:“厚汝天耀……”

河北南宫薄氏字辈:“增段长增福玉广明”。

北京、黑龙江薄氏字辈:“振鲜树俊战”。

薄氏一支字辈:“海国希化玉”。

薄姓家族名人

薄珏:明代兵器制作专家。崇祯年间,流寇欲劫掳安庆,巡抚张国维调薄珏入城制造铜炮,防御流寇,又制造了千里望远镜,以观察流寇的远近,后又制作水车,水镜、地雷、地弩、火铳等兵器,当流寇进犯安庆府时,城内兵民固守,发挥了各种武器的作用,大败流寇。著有《浑天仪图说》、《格物测地论》等。
  •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:传承诚信之道
   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:传承诚信之道

    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弟子规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智慧的光芒。“信”这一准则,更是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路。“信”,即诚信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

    112 人浏览
  • 年轻人应该学的国学经典有,什么叫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
    年轻人应该学的国学经典有,什么叫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

   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年轻人似乎越来越远离了国学经典。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,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什么叫国学?国学都包括

    113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论语内容,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
    国学经典论语内容,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

    《诵读国学经典,品味智慧人生》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,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永恒的光芒。而《论语》,作为国学经典的瑰宝,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、简洁的语言,成为了后世

    138 人浏览
  • 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APP
    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APP

    《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 APP》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,经典国学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熠熠生辉。当年,它怀揣着“觅封侯”的豪情壮志,踏上了

    190 人浏览
  • 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门
    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门

    《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从何处入门》国学,那是一片浩瀚的知识海洋,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。而国学经典语录,则像是海洋中的璀璨明珠,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要想

    106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仿写,国学精粹句子摘抄
    国学经典仿写,国学精粹句子摘抄

    《国学经典仿写:传承文化,滋养心灵》国学,犹如一座璀璨的宝库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精神力量。它像那古老的星辰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。从古至今,国学经

    82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规律篇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
    国学经典规律篇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

    《国学经典规律篇: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》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庄子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。“物有本末”,这一古老的规律在《庄子》的篇章中得以深刻体

    146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早春:春季诗句古诗大全
    国学经典早春:春季诗句古诗大全

    早春,那是四季轮回中最具诗意的时节,仿佛大自然在一夜之间被唤醒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而国学经典中的春季诗句,更是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点缀着这个美好的季节。“天街小雨润如

    228 人浏览
  • 国学经典与唐诗所见的诗词魅力
    国学经典与唐诗所见的诗词魅力

   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,国学经典与唐诗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国学经典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,而唐诗则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情感,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。国学

    230 人浏览
  • 狼道国学经典:智慧与力量的交融
    狼道国学经典:智慧与力量的交融

    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,狼道国学经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狼道书籍,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实用的智慧,成为了人们追求成长与成功的重要指南。狼,作为自然界中极具智慧和

    208 人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