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氏
拼音:jì
浏览量:752
更新时间:2025-09-16
计姓分布地区
齐郡: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,后改齐郡,治所在临淄(山东淄博),其时辖地在山东淄博市和益都、广饶、临朐等县地。隋、唐两朝改为青州北海郡,治所在益都,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。
计姓历史来源
计姓是中文姓氏之一,在宋版的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13位。
计(jì)姓源出
1.源于姒姓,出自大禹后代的封地,属于以国名为氏。2.源于有莘氏,出自上古时期东夷族有莘氏部落贤者伊尹之后,属于因故改姓为氏。3.源于己姓,出自少昊金天氏之后裔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4.源于官位,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六计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5.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晚期越国谋士辛研,属于以先祖别号为氏。6.源于官位,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官吏计簿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7.源于官位,出自汉朝时期官吏计相,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。8.源于蒙古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9.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10.源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得姓始祖
伊尹、计然(辛研、辛文子)。
迁徙分布
计姓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13位。到2009年1月为止,计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姓氏排行里未进入前三百大姓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一百十三位门阀。
计氏的远祖始于上古时期,传说是古代帝王夏禹的后代,因此计氏起源于大禹的姓氏,姒姓。到了周代,周武王建立商朝后,封古帝少昊的后代在“莒”(山东胶县)这个地方,于是成立了诸侯国莒国,建都于计斤,于是莒国的公族后代就用国都中的“计”字为姓。计氏后来在京兆郡发展成为望族,世称京兆望。
江西省的上饶市、景德镇市浮梁县、九江市彭泽县、鄱阳县油墩港头村,安徽省的合肥市、望江县白沙乡计家渡、肥东市、凤台县、庐江县、滁州市、池州市唐田镇计湾村、安庆市东至县、马鞍山市、蚌埠市怀远县万福镇计圩村,河南省的开封市、巩义县、范县白衣乡韩庄、许昌市,天津市,浙江省的杭州市、宁波市余姚市陆埠镇计家村、湖州市、嘉兴市新塍县,黑龙江省的肇东市五站镇, 湖北省的丹江口市、云梦市,江苏省的苏州市、无锡市、昆山市、盐城市、吴江市盛泽镇、常州市金坛区、江阴县,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大阳村龙岩屯、象州市,四川省的隆昌县,河北省的秦皇岛市﹑河间市,陕西省的咸阳市、兴平市,上海市的南汇区三墩镇,山西省的朔州市平鲁区,山东省的临沂市,吉林省的东丰县,辽宁省的鞍山市、营口市大石桥镇,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区,云南省的会泽市,香港特别行政区,台湾省的台北市地,均有计氏族人分布。
堂号
京兆堂:以望立堂。
北海堂:以望立堂,亦称齐郡堂。
晋鉴堂:南宋时候简州知州计有功在临时首都向皇帝献了自己写的《晋鉴》,要皇帝以东晋偏安当镜子,去恢复中原。后来被提举为两浙平盐公事。
计姓家族名人
计然:春秋时越国学者,一名计研。其先为晋国亡公子。本姓辛。后改姓计。他不事王侯,潜心于学,博学善计算,为范蠡师,著有《文子》(早于《淮南子》)。
计衡:宋代朝奉大夫,字致平,绍兴进士。历监察御史,出守池州,转朝奉大夫。居官多善政。游太学时,上书言天下大计,高宗嘉之。及卒,家无余资,时称清白吏。
计有功:宋代右丞议郎,字敏夫,安仁人。知简州时,有政绩,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。因功为张浚从勇,尝居浚幕府。绍兴中谴诣行在奏封,献所著《晋鉴》。又有《唐诗记事》传世。
计礼:明代刑部郎中,字汝和,浮梁人。天顺进士。以画菊,落笔皆用草书法。时云:"林良翎毛夏昶竹,岳正葡萄计礼菊。"
计宗道:字惟中,明马平县人。明成化十六年(1480年)举人第一,是柳州历史上第一位解元。弘治十二年(1499年)进士,任常熟知县,衡州知府等职。英果有为,阔达持大体,临事有主见,遇灾歉之年,为民请命,力争减免赋税。在常熟知县任上时,与诗文名流酬唱于虞山尚湖,筑雅集亭,建览翠楼。正德元年(1506年),主持重刻天文图、地理图碑。今存的《天文图碑》被称为“在我国古代天文历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”。他还收藏铜铸字铜活字,并亲自设计行动吸水机械桌,又校订宋人著作《诸史偶论》。
计楠:清代画家。官函吉安训导,耽著迷,精绘事,尤喜画红梅,时称计红梅。有《一隅草堂稿》。
计默:清代诗人,文学家计东之子。濡染家学,以诗文游四方,工入太学。有《菉村诗抄》。
计六奇:字用宾,号天节子,别号九峰居士,生于明天启二年(1622年),卒年不详。无锡县兴道乡(今前洲、玉祁一带)人。曾于顺治六年(1649年)十一年两次乡试,不举。计六奇把明清之际的社会巨变记录下来写成《明季北略》和《明季南略》,共42卷,按编年体记述明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至清康熙四年70年间明清易代的史事。另著有《粤滇纪闻》、《金坛狱案》、《南京纪略》、《辛丑纪闻》等历史著作,记载了明清之际的史事与掌故。
-
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:传承诚信之道
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弟子规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智慧的光芒。“信”这一准则,更是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路。“信”,即诚信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
112 人浏览 -
年轻人应该学的国学经典有,什么叫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
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年轻人似乎越来越远离了国学经典。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,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什么叫国学?国学都包括
113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论语内容,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
《诵读国学经典,品味智慧人生》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,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永恒的光芒。而《论语》,作为国学经典的瑰宝,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、简洁的语言,成为了后世
138 人浏览 -
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APP
《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 APP》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,经典国学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熠熠生辉。当年,它怀揣着“觅封侯”的豪情壮志,踏上了
190 人浏览 -
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门
《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从何处入门》国学,那是一片浩瀚的知识海洋,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。而国学经典语录,则像是海洋中的璀璨明珠,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要想
106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仿写,国学精粹句子摘抄
《国学经典仿写:传承文化,滋养心灵》国学,犹如一座璀璨的宝库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精神力量。它像那古老的星辰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。从古至今,国学经
82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规律篇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
《国学经典规律篇: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》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庄子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。“物有本末”,这一古老的规律在《庄子》的篇章中得以深刻体
146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早春:春季诗句古诗大全
早春,那是四季轮回中最具诗意的时节,仿佛大自然在一夜之间被唤醒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而国学经典中的春季诗句,更是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点缀着这个美好的季节。“天街小雨润如
228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与唐诗所见的诗词魅力
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,国学经典与唐诗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国学经典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,而唐诗则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情感,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。国学
230 人浏览 -
狼道国学经典:智慧与力量的交融
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,狼道国学经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狼道书籍,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实用的智慧,成为了人们追求成长与成功的重要指南。狼,作为自然界中极具智慧和
208 人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