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氏
拼音:máo
浏览量:765
更新时间:2025-09-16
毛姓分布地区
西河郡:汉时置郡,治所在平定(今内蒙古东胜县境)。东汉时移治离石(今山西离石)。 荥阳郡: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,治所在今荥阳。 河阳县:汉时置县,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。 北地郡:战国时秦国置郡,治所在义渠(今甘肃省宁县西北),西汉移治马岭(今甘肃庆阳西北),东汉移治富平(今宁夏吴忠西南)。
毛姓历史来源
毛姓,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06。2007年毛姓人口在中国大陆排名第87,在台湾毛姓则未列入前一百大姓。
「毛」源出
1.出自姬姓,以国为姓。姓,本姓姬。黄帝后裔,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。毛叔郑于西周初年受封于毛国,本居钜鹿(今河北地区)。一说毛国在今陕西岐山、扶风一带。后避难于河南荥阳。从以上资料可知毛姓出自周王族,后代以国为姓。2.以封邑命姓。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伯聃(一作明),受封于毛邑(今河南宜阳一带),世称伯聃(伯明),以封邑取名毛伯聃。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,遂成毛氏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载:毛氏“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,世为周卿士,食采于毛,子孙因以为氏”。3.赐姓及少数民族该姓。4.子姓毛氏,《世本》中有载,髦子姓。武王封姬郑,应该是在灭亡子姓髦国的基础上再封的。
历史迁徙
毛姓是由周文王家族分封而来,其分封之地均在长江以北的黄河流域等地,也就是说毛姓早期居住活动之地主要在我国的北方。西周时周文王之子郑从最早的封地今陕西华县转封到今洞南宜阳(即毛泉)的毛国后,便以国为姓,产生了毛姓。公元前524年毛氏家族内部发生变乱,周卿士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为毛伯,称毛伯得。毛伯得是支持周王子朝的,王子朝在公元前519年到516年执政四年,他被支持敬王的晋军和召伯盈等打败并驱逐出王宫,王子朝只好于公元前516年10月携了毛伯得、尹氏固等大臣带上周朝的典籍投奔楚国都城郢(今湖北江陵县北)。这样,由于毛伯得介入周王位之争,袒佐王子朝,以失败而逃楚,致使毛国被宣布灭亡,其地被并人东周版图,但其后世子孙仍以毛为姓,只有少部分进入长江以南,大部分仍留在北方。
毛伯得当时亦带了自己的亲属及家将文官迁徙到楚国,以他为首的这部分毛氏家族成员就在汉水流域生息繁衍,其中有一支迁往庐江(今属安徽)定居,东汉时以孝行著称的毛义就是这支的后裔和代表人物;另外有一支迁徙到了巴蜀(今四川),汉代的巴西郡(郡治在今四川阆中县)丞毛植就是这支毛氏的后裔和代表人物。
毛姓的另一支迁徙到了吴国都城吴(今江苏苏州),因为吴国也是周族的宗亲(始封吴者为周文王的大哥太伯),有共同的血亲关系,而且估计毛国和吴国的首领有较好的关系,所以吴国才接纳。从毛氏人吴即被命为吴大夫,后又封公,也可看出这点。可惜好景不长,在公元前473年,吴王夫差因中了越王勾践献西施的美人计,不听忠言而亡国,毛氏于是归隐山林,后代不甚发达。毛姓再有迁徙到山东的,代表性人物有西汉山东泰山人毛莫如(字少路),他在哀帝刘欣执政时担任光禄大夫,是有名的儒者和清官,后来担任常山太守,有政绩;明代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毛思义,为山东阳信人,官永平知府、副都御史、应天府巡抚。
秦汉以后,毛姓在西河、荥阳形成两大郡望,后来分布全国各地的毛姓都是由二望发展而来的。约在汉唐时期,一支毛姓人从中原地区迁居江西吉州龙城(今江西吉水),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。唐贞观进士毛俦在授宏文馆校书郎后不久任岳州太守,成为湖南平江毛氏的开山祖。
毛姓家族名人
- 毛泽东: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:润之,中华民族的领袖,伟大马克思主义者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中国共产党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。湖南湘潭人。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(1936~1976),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(1943~1945)和中央委员会主席(1945~1976),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(1949~1954)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(1954~1959)。
-
国学经典弟子规之信:传承诚信之道
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弟子规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智慧的光芒。“信”这一准则,更是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路。“信”,即诚信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
112 人浏览 -
年轻人应该学的国学经典有,什么叫国学国学都包括什么
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年轻人似乎越来越远离了国学经典。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,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什么叫国学?国学都包括
113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论语内容,适合朗诵的国学经典
《诵读国学经典,品味智慧人生》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,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永恒的光芒。而《论语》,作为国学经典的瑰宝,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、简洁的语言,成为了后世
138 人浏览 -
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APP
《经典国学馆当年万里觅封侯,免费的国学经典 APP》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,经典国学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熠熠生辉。当年,它怀揣着“觅封侯”的豪情壮志,踏上了
190 人浏览 -
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门
《一本书看懂国学经典语录,学国学应从何处入门》国学,那是一片浩瀚的知识海洋,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。而国学经典语录,则像是海洋中的璀璨明珠,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要想
106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仿写,国学精粹句子摘抄
《国学经典仿写:传承文化,滋养心灵》国学,犹如一座璀璨的宝库,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精神力量。它像那古老的星辰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。从古至今,国学经
82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规律篇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
《国学经典规律篇:物有本末,庄子现存多少篇》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,《庄子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智慧光芒。“物有本末”,这一古老的规律在《庄子》的篇章中得以深刻体
146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早春:春季诗句古诗大全
早春,那是四季轮回中最具诗意的时节,仿佛大自然在一夜之间被唤醒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而国学经典中的春季诗句,更是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点缀着这个美好的季节。“天街小雨润如
228 人浏览 -
国学经典与唐诗所见的诗词魅力
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,国学经典与唐诗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国学经典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,而唐诗则以其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情感,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。国学
230 人浏览 -
狼道国学经典:智慧与力量的交融
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,狼道国学经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光芒。狼道书籍,以其深刻的内涵和实用的智慧,成为了人们追求成长与成功的重要指南。狼,作为自然界中极具智慧和
208 人浏览